close
經過樸實簡單的走廊之後,慢慢到了..只可遠觀的門口(?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遠看🐠中夕陽餘暉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丫丫:「到門口啦~快點進去吧XD」
阿雞:「丫丫等一下,換鞋先!」

丫丫:「好端端的幹嘛換鞋?之前拜訪那些古蹟也沒換鞋的習俗呀~」
筆筆:「因為這裡是以前日本明治時期接待來客的場所哦(。・ω・。)」
阿雞:「可是有兩棟可以互相使用吧?」
丫丫:「兩棟?我還果凍咧!另一棟早就燒沒啦~」
筆筆:「阿雞是說當時的用途吧?在前面(李安父親曾經的住所<<點我連結)有提到說日治時期很流行洋館+和館的建築特色。洋館就是我們一直兜兜轉轉提到的藏青色屋頂呀~門廊呀~等的這些,那和館的話...」

阿雞:「和館窮得只剩下瓷磚,不過幸好是功夫更難的“印花瓷磚”,反而凸顯出和館的價值呢(。’▽’。)♡」
丫丫:「我說阿雞呀~眼裡真的就只見瓷磚不見滿地的磚墩地基是吧?不過這裡果然是日本家庭曾經的住所,沒有豪宅那樣廣大的空間,生活機能來說還不賴ヾ(≧▽≦*)o」
筆筆:「但也許正是因為和館是生活方面的住所,因此建築也是很基本的木建築,使得和館撐不住兩次的祝融(•ω•)」
阿雞:「那做為招待客人的洋館,不會是八字特別重吧(◐∇◐*)」

筆筆:「接待客人當然要以客人的安全為優先考量囉~因此洋館採用的是“木造洋風”的設計,用“木板條灰泥牆”的方式打基底製造的牆壁唷(。・ω・。)ノ♡」
阿雞:「為什麼是木造洋風呢?總不會當作來洋館就是走一趟夏威夷吧(≧∇≦)」
丫丫:「木造春風先啦~當然是在前面(東興洋行<<點我連結)提到過台灣炎熱,所以要將通風口包在外廊呀╰(*´︶`*)╯」
筆筆:「這樣的設計也就洋人能做到,用洋風當然合情合理,別忘了日本人可是很懂得善用資源的呢(´ ▽`).。o♡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🐠懂得運用吃的資源吃飽飽---------------
結合不同地方的元素,因應當地氣候的設計,
讓台南廳長官邸的洋館落成(♡˙︶˙♡)
在歷史一縷,找尋一對印照♥
在古蹟一處,空一塊棲息地~♥~
謝謝大家的觀看O(≧▽≦)O
琳琳下台一鞠躬~~掰噗♥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