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日,丫丫在夢裡見到一位神秘的女子,用溫潤如玉的雙手,撫奏一絲一絲的琴弦,重複的震動,組成觸及內心的旋律...丫丫看的入迷,正想上前追問卻忽然夢醒..於是好奇古琴之旅由此開啟..


丫丫:「阿雞,這幾日查的資料,看著覺得古琴挺有意思的,不知道阿雞想不想一起跟著研究看看,真是太有趣啦~」

阿雞:「就你那些資料,我早就摸透透啦~說給你聽比較快,首先古琴是熟為人知的樂器,來自中國..」

筆筆:「久抖嘛爹~現在腦筋急轉彎時間,一次賺10顆蛋就靠這次囉!先是搖來搖去的瑤琴,舜時代有5根弦,文王時期的玉琴加一根弦,周武王筏紂的時候又加一根弦,問題來了,漢朝的時候,總共幾根弦?」

阿雞:「6根,這次我壓20顆雞蛋,家產全部搬出來!之前運氣都不錯,這次可以的啦!」

丫丫:「7根,資料我查的,相信我就對了,5顆鴨蛋剛剛好~」

筆筆:「恭喜丫丫答對,漢朝七根弦沒有錯,阿雞20顆蛋退回,因為這次送的是金蛋10顆,再次恭喜丫丫~」

丫丫:「哇~謝謝筆筆的厚愛,10顆金蛋可以買好幾把古琴啦~話說古琴有3千年以上的歷史,後人更將古琴文化流傳到台灣、香港、日本、馬來西等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地方,起源最早可以從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當中的描述看到,說法雖然各執一方,不過大部分還是跟中國各姓氏的領袖有關聯,像是伏羲、神農、唐堯、虞舜等等。因此古琴的傳說色彩也是挺濃厚的喔~」

阿雞:「伏羲在禮記說,咱們伏羲氏結婚用一對鹿皮慶賀,彈琴瑟奏樂增添歡樂。在漢朝琴家蔡邕琴操也有寫到,原來以前伏羲氏之所以發明古琴,是為了修身養性,反璞歸真呀~」

丫丫:「神農說的更多呢~漢朝學者桓譚在新論有說,神農氏在伏羲氏之後稱天下,上觀天文,下看地理,時常觀察生活的細節。於是開始削桐樹作琴,用繩絲當作彈奏的弦,將神明的德性融會貫通讓天下人知道唷~而許慎的說文解字也有更進一步的說法,在儒家的音樂當中,審美的標準是"中聲、淫聲、平和"。原來彈琴的美感其來有自呀~」

筆筆:「中聲就是聽的節奏合拍、捨去複雜。而淫聲則是過度追求外在的音響與華麗、速度等,不過讓人聆聽時候有如呼吸般舒服的就是"平和"囉~幸運的是,現在有老師的帶領~相信跟著老師學習,一定能彈奏出如飲水般自然的音樂~」

阿雞:「唐堯在帝王世紀提到,堯寫大章,不用句子給五弦琴作詞,天地和平共處,大地處處一片祥和。虞舜的記載也跟神農差不多,禮記.樂記的內容提到,過去有舜發明五弦琴,開始做音樂,以便犒賞諸侯。尚書也有,舜彈五弦琴,唱南風的詩詞,治理天下。」

丫丫:「從考古的層面來看,最早的古琴要到戰國早期「曾侯乙墓的十絃琴」,再來是戰國中期「荊門郭店的七弦琴」、戰國晚期「長沙五裡牌的九弦琴」,還有西漢「馬王堆漢墓的七弦琴」,從唐朝傳世到現在,四張琴的樣式和形式等有著明顯的不同,因此又與文獻寫的五弦到七弦由簡入繁的情況完全不同。就當是唐朝重視因此昇華的吧~」

筆筆:「不過就算古琴的起源各有說法,又文獻記載和出土的文物之間有著難以解釋的矛盾點,但是從詩經等古書當中頻繁出現古琴的紀錄來看,至少古琴有三千年歷史這件事情是沒有疑慮的唷~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🐠彈琴中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了解唐朝重視古琴文化,又知道現在有老師可以拜師學藝之後。一天,丫丫興奮的跑去博覽全書,想要釐清古琴的哲學...「屆時老師指點的話,必能迅速融會貫通~讓老師對我印象深刻!」計畫通的丫丫心想,而阿雞早就用伏羲造琴的說法,順藤摸瓜的找到更多的古琴內容...


阿雞:「雖然知道因為伏羲作琴這事,認為古琴來自上古時代...可是我們認識的古琴,是在漢朝末年產生,從秦朝到漢朝,經過五千年的演化,中國的各家思想也從一開始的萌芽,到儒、道兩家為主流思想成熟許多的階段,後世思想的發展主要來自這裡。而作為乘載中國哲學與思想士大夫的寄情之物--古琴,使得儒道兩家的思想精華在古琴文化當中得以發揮,因此古琴的文化和思想哲學基礎來自於先秦。」

丫丫:「聽過為了寫詩詞寄託煩惱的,將鴻圖之志寄託在古琴當中的,還真是學者的浪漫~看來要學琴還有很多知識要明白呀!」

筆筆:「寄物訴情就是中華文化的天性所在,所以中華文化又稱為禮樂文化,有禮自然有樂,禮樂相依,甚至禮高於樂。而古琴乃中華文化樂器之首,聲音特性如天籟般悅耳,又能模擬萬物的聲音,更是擔當溝通天地人橋樑的角色,因此說琴聲不大且長流,不小卻能耳聞。進一步說,彈琴也是修身養性、培養正心之道的過程,一個國家的領導,以琴音正心,方能完成"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"的安定理想唷~」

丫丫:「原來古琴自古以來就有舉足輕重的地位~樂記裡提到樂高於禮,不免俗的先想到禮尚往來,在地的和諧必須先以禮相待。天上的和諧則是如同筆筆提到的,透過古琴天地人橋樑的角色,將願望傳達給天聽哦~更強調禮有區別劃分之感,反觀樂則是大同世界的和諧。所以於禮守秩序,於樂藝術美感,真是兩樣情呀~」

阿雞:「荀子的樂論有一說,君子用鐘鼓鼓舞志向,用琴瑟愉悅心情。有了音樂的陪伴,於個人明白志趣、行為端正、耳清目明、血氣相通,於社會改善不好的風氣、天下太平。而當一個人從音樂中獲得情感,又有禮的約束,禮樂相加乘,使之達到個人情感與社會共體的和諧共生。就是美善相樂囉~」

丫丫:「尚書也有記載~樂教最早從五帝時期開始,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,孔子強調六藝當中的"樂教"源於此,提倡人們鼓舞好善的本性、學習禮儀以及愛好音樂的性情,當作人生的格局,更是修身養性的基礎。到漢武帝的統一學術,尊崇儒術,端正人民的價值觀,人們越是熱衷音樂的感化,漸漸的在儒家樂教的古琴音樂審美觀的指引,走向崇尚雅風、排斥淫聲、禁止淫欲、思想與行為往善的方向,最後在中和大道前進!」

筆筆:「音樂不僅讓耳朵享受,好的音樂能給社會鼓勵、能讓人們從善如流。不過老子提出的"無聲勝有聲",看起來和阿雞、丫丫的相違背,實際上與丫丫的音樂感化、阿雞的和諧共生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唷~老子說無聲是一切的開始,講深了就是縹緲、空靈、深遠的聲音,這樣的聲音稱為"大"。因此老子認為,音樂有"無為的自然"、"有為的世俗"兩種,神秘的、低迴的、悠遠的自然之音,才符合道呀~而且老子又認為,道是人生、宇宙的根本,道可道非常道很難說的清,不可捉摸,化繁為簡,就是音樂或聲音的最高境界,所以老子反對繁文縟節的音樂,強調簡單至上哦~」

阿雞:「用現代的話說就後製的背景音樂不要那麼多,用自己的聲音唱出來才最合適吧?按這個思路,莊子進一步從"聲-樂-道"的本源說起,樂分成天籟、地籟、人籟。怎麼說呢?與人融合就是人籟,天地融合就是天籟囉~所以當我們稱讚某歌手唱起來像天籟,那鐵定是老天聽了感動不已的那種啦~」

丫丫:「要求自然美聲的老莊,使得古琴的氣韻、意境、虛實等聲音特點影響最深,而且道學無為而治的思想正是主導古琴的主流。從初略的統計來看,琴曲在道家色彩、儒家性質、文學改編、描寫自然、文人生活等五個面向來看,道家的色彩可是全曲目之冠唷~」

筆筆:「看來自然就是美的觀念深植人心呀~不過陶淵明自得其樂的素琴雅緻也是一種自然,所以才有"但識琴中趣,何勞弦上聲"的詩句廣為流傳,更始達到大音希聲與天籟天樂的雙重境界唷~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🐟真可愛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自從丫丫立志要向老師學琴之後,不斷尋找典籍與相關資料,雖然有時候和阿雞分享時處於下風,不過皇天不負苦心的丫丫,這會兒找到的可是古琴躍上國際舞台的榮耀!丫丫赫然發現,也許心念早已離不開古琴了吧?早晚都要找老師開始學習才是...

丫丫:「某遺產代表名錄寫到,古琴藝術從2003年被聯合國的教科文組織列為"第二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名錄"開始躍上國際舞臺..並且在2006年中國國務院將古琴藝術列為"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",又在2008年再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"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",同年北京奧運將古琴藝術搬上世界殿堂~太優秀了!想不到原本陶冶性情的古琴這麼受到重視和肯定,真的是與有榮焉啊!」

阿雞:「古琴從原始物質的木頭,到砍木頭修正琴的樣貌,最後寫成一首歌上台表演的過程,不像大多數簡單的分類,更是結合了"傳統工藝和表演藝術"兩種藝術融合的結果。當然,傳統工藝指的就是制琴的材質和工法,表演藝術則是將自然就是美的音樂質地完整體現囉~再說下去要來當丫丫的師妹啦~光想像陶淵明沒有琴也能享受彈琴的樂趣...阿~真是挺嚮往的!」

筆筆:「的確,古琴本身的歷史深遠,又受到老莊思想潛移默化的渲染,之於古琴來說,就是一把木琴也。但之於民間來說,不僅是雕刻,更是在制作一件藝術作品,倘若少了雕刻的步驟,那無形的藝術價值將會減少許多,所以阿雞提到的傳統工藝,不論制木或是制弦,都有其必須傳承與保護的藝術重要性哦!再說了,古琴藝術還有藝術表演這塊,透過表演者撥動琴弦等的演奏技法和譜曲者打譜技藝的編排,兩者不像古琴的外觀那樣的方便保存,必須要透過"傳承人"擔任橋樑,才可以將古琴的藝術內涵與精神發揚光大唷~」

阿雞:「不僅是古代文人到情感要透過古琴做橋樑,原來就連古琴本身的藝術也要有人肯學才有橋樑傳承自然就是美呢~」

丫丫:「中國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在非物質文化與物質載體、物化形式的關係,從古琴的角度來說有不同的說法,古琴是物品,不是物質的文化資產,古琴演奏家是人,也不是物質的文化遺產。唯有透過古琴的發明、彈奏技巧、制作技巧、曲調譜寫、表演呈現、傳承體系、內涵與精神等等,這些才是不是物質的文化。因此可以說聯合國當初批准的是中國的"古琴藝術",並不是哪一位古琴演奏家或是古琴製作者。那這些古琴演奏家或是制作者,其實是更加重要的,畢竟每一位古琴藝術者,都有傳承與發揚古琴內涵的神聖使命存在唷~」

阿雞:「這樣說起來..古琴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,更是藝術的重要文化資產,管它物不物質,我就當定丫丫的師妹啦~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🐟當小師妹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幾天和阿雞、筆筆討論古琴藝術,讓丫丫收穫良多,也許是日有所夢吧!某日,在午夜夢迴之際,丫丫又夢見那一位神秘的彈琴女子,

「妳是誰?上次為什麼走的如此倉促呢?」

不想又讓神秘女子消失的丫丫趕緊出聲,先發制人!

「我是你想了解的一個部分...但現在重點是你太早起吧?」

「上次看到妳離開一急就醒啦!莫非上次妳來有什麼事情嗎?難道不只彈琴..」

「彈琴很需要集中意志的,何況原本要傳授你五根弦的要點--"宮商角徵羽",也就是Do、Re 、 Mi、Sol、La五個音,又稱五行-土金木火水,使五音調和到中和之道...」

「原來還有這一部分,謝謝妳!不過,為什麼要跟我說這些?」

「你不是想學...抱歉!先走一步!」

「丫丫,快醒醒!黑衣人抱著古琴圍攻我們的小窩啦!快逃~」

「啊?」




筆筆:「古早醃製品資訊分享,堅持手工釀造,融合現代科技,免費嚐鮮..」

阿雞:「那是做吃的吧?丫丫要找到古琴老師才肯消氣..」

筆筆:「你們怎麼啦?不會是妳上回騙他說黑衣人那事讓他耿耿於懷吧?」

阿雞:「不只這個!丫丫一直嚷著說,如果我不喊他,那位神秘女子會多留一會的..」

筆筆:「唉…算了由他去,這裡有一則古琴資訊,還有免費教學呢!丫丫快來看~」

丫丫:「秉持古法傳承,現代科技輔助,有心...即有緣..有緣,又為何不辭而別..」

阿雞:「丫丫就別管有不有緣啦!不是很想學琴的嗎?老師是金玉先生,古琴音樂者,參與音樂志工公益活動,畢業中華民國國立大學碩士,師承居台隱士,操縵撫琴數十年有餘!經驗這麼豐富,不來學習真的是可惜了!」

筆筆:「琴字,上玉下今,上下相合為"今玉",也就是"琴"。話說丫丫在夢裡見到的女子,彈奏的可是玉器做的金絲琴?」

丫丫:「是,而且是在老樹下撫琴,一座老樹下的石桌,她,就坐在那..」

阿雞:「丫丫又打開開關啦!先看看我們未來的師兄姊弟妹大概多大歲數吧?年齡大概20歲到80歲不等,大部分的人看不懂豆芽菜,沒關係,只要會中文就可以讀懂減字譜,每一位從基礎開始學習,如果按部就班的跟著老師的指導,3個月小曲不成問題,而且6個月後,想要學習初級曲目也並非難事囉!」

筆筆:「如同開始提到的,古琴擁有三千年的歷史,屬於八音中的絲,音域寬廣,低沉音色,餘音繞樑,像一杯會回甘的茶,鮮甜回味。1920年開始為了與鋼琴區別才稱呼的古琴,初始五弦,漢朝七弦,更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,也是禮器、樂律法器哦~所以說搬上奧運殿堂真的是向國際賽事敬上最高的尊敬!」

丫丫:「說起來..琴棋書畫的第一個非琴莫屬,文人雅士也時常左琴右書的過日子,既高雅又是文人吟唱之時的樂器,更是文人必須有的知識和科目..再說,高山流水的典故,由於因琴相知的伯牙、子期,使得琴臺成為友誼的象徵。因此主要流傳在漢文化地區,而且西方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~但願和那位神秘女子也能互為知音,好好跟著老師學習!」

阿雞:「不過學琴跟學習其他樂器有個不同的地方,就是年紀越大、人生閱歷越豐富,越適合學習唷~如果本身想要培養內涵又有這方面的興致,歡迎在古琴當中尋找樂趣!」

筆筆:「那如果跟丫丫一樣一窮二白,沒錢繳學費又住在花東等地區的,要怎麼學琴呀?」

阿雞:「那還不簡單,只要有心,就算跋山涉水,老師也會想方設法前往,教學融合古法和現代科技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哦!看今玉老師的服務範圍多廣呀~要知道其他的老師還不見得會親自到你家教你呢!金玉老師也有說,意在傳承古琴的藝術,所以學生必須至少要有學習六個月的決心,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指法和初級曲目,有心就是有緣,師生相互學習,共同努力!」

丫丫:「 雖然文人雅士彈琴識琴趣的生活非常優雅,可是一把簡直天價的古琴又買不起,老師的課又是第一次去...」

筆筆:「琴的部分老師有租借的管道哦~記得隔壁的小魚兒跟一位音樂教室的老師學習,結果不是要一堂課的學費一千二起跳,就是要賣樂器給學生,算看看學半年就多少錢去了~不過今玉老師的想法可就不同了,每天一百元的租琴不賣琴,租琴回家練習不是問題,而且學費完全免費!那課程的部分..當然可以試聽一堂課看看,不過礙於交通的部分是老師過去學生那,基本上是要補貼老師的交通費哦!大約一千到兩千新臺幣差不多唷~」

丫丫:「倘若學習之後,發覺自己想學習行雲流水的中高級曲目,可以吧?好想早日習得古琴跟那神秘女子相會~」

阿雞:「有心老師都很樂意,但是六個月的基礎是最重要的,老師用盡心思的階段全都在這,中高級有著不同的技巧和教學方式,真有心的話,到時候再跟老師確認課程的時間和收費的方式就可以囉!」

~~~~~~~~~~~教學方式看這裡~~~~~~~~~~~~~



還在猶豫什麼?

跟著筆筆、阿雞、丫丫一起學習古琴吧!


今之古琴 今玉老師 / 古琴藝術,資訊分享;古琴音樂,免費教學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7string.guqin/

(^∇^)ノ♪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旅遊琳琳 的頭像
    旅遊琳琳

    旅遊琳琳_拜訪世界的小小記錄

    旅遊琳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